首 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电子翻译”让游客成为“北京通”

奥运多语言服务系统在北京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提前亮相,该系统将全面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为290多万名观众、30多万名注册人员以及奥运会期间来京的国内外游客提供奥运赛事和城市相关的个性化的多语言综合信息服务,让他们变成“北京通”。

  “奥运多语言智能信息服务系统”是一个面向奥运会场馆内外,基于宽带网络支持,以多语言智能信息处理平台和海量数据库为核心,由数以百计固定与移动的多语言服务智能体组成的大规模分布式网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机、电话、信息亭、移动终端等多种方式进行访问和交流。比如基于移动终端的多国语言实时互译系统,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路径导航系统,基于信息亭的面向旅游信息查询、公交路线查询、天气情况和体育赛事查询等领域提供中英双语的语音信息服务系统。

  据介绍,这一项目将开展多语言智能信息服务网络系统接口规范和标准研究,多语种机器翻译、多语种语音识别、多语种语音合成、多语言内容管理和信息检索、智能人机对话关键技术攻关,建立多语言资源库建设和技术评测标准,以及多语言智能信息处理平台和应用示范,力争突破多语言翻译核心技术,研究完成一个多语言智能信息服务网络。

  此外,我国还开发了一批奥运信息技术,将为提高北京城市信息服务水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如无线移动IPv6接入示范网络等信息技术应用研发,将极大满足众多运动员、奥运官员、记者和广大市民获取有关奥运比赛及城市服务信息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另外科技奥运重大项目“高性能对地观测微小卫星技术与应用研究”,为建立面向奥运的空间信息服务体系,对2008年奥运会进行全程的动态监测和分析提供了保障。

  北京奥运会将实现智能语言翻译,这将大大区别于历届奥运会都是通过人工完成的语言服务。“它同时具备导游、翻译和秘书的服务功能,并且可以随时随地拥有。”参与软件开发的工程师付磊告诉记者,这款嵌入式软件系统主要运用于手机,以便随时提供服务,同时在北京各大宾馆、旅行社和大型公共场合都可以使用到该系统。公众可通过手机、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呼叫中心、数字信息亭等多种渠道获得服务。据介绍,历届奥运会的语言服务都是通过人工完成,而“奥运会多语言服务”系统是通过整合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语音合成等技术,实现智能语言翻译服务。

  北京奥运会期间,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运动员、教练员、代表团成员、官员、媒体记者以及外国游客都将来到北京,届时语言无障碍交流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由首都信息同国内外数十家人工智能科研机构联合攻关,研发出的拥有自主创新技术的“奥运会多语言服务”系统,将通过智能化信息服务来帮助各国来宾跨越语言障碍。据了解,“奥运会多语言服务”系统通过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语音合成、技术整合等关键技术打造的人机智能交换平台不同于以往奥运会上使用的人工交换平台。它采用移动终端、互联网网站、呼叫中心等多种无线、在线、热线等服务方式,可以便捷地、无语言障碍地、实时动态地为国际友人提供包括吃、穿、住、行等在内的旅游观光和日常生活信息,系统内的词库还添加了北京重要地名、单位名和交通线路等专有词条,以便提供准确的语言翻译。

  目前这一系统至少能够实现中英法三语互译,并力争实现俄语、西班牙语、德语、韩语、日语等多语言翻译,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为公众提供实时、便捷、全方位的多语言服务

 

 

 

 

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有版权冲突的地方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