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谈机器翻译的长处与局限

翻译工作费时、费脑、费人力。用机器翻译代替人工翻译一直是人们一个美好而浪漫的想像和追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的一段时期,由于当时语言学研究的新发展,特别是结构语言学研究的强劲推动,对机器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严生了很大作用。人们当时对可译性问题作分析的背后隐藏的计划是,机器翻译发展的 可能性将使翻译具有全天候可靠性,不受时空限制。机器,而且只是机器,将受到依赖而生产"善"译,各个地方都将毫无例外。不料历史却成了那种机器的一个幽灵,而且随着这个幽灵的膨胀,这台机器终于崩渍。机器翻译终于未能如同人们想像的那样胜利驰骋整个翻译领域。在翻译研究走向更广、更深空间的今天,特别是在人类跨入电脑和网络时代门槛的时候,重新对机器翻译问题进行思考,不仅仅对机器翻译研究具有意义,而且对整个翻译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的对机器翻译前景的乐观态度, 要是建立在语言的"等效" 这一翻译观或假定上的,即一种语言的表达及其形式必然在另一种语言里有其对应物。找出这种对应并将它们作排列和程序化后,就可能达到翻译的自动化。这种翻译观的本质,是将翻译看成为一种语言文字的搬动和替换活动,似乎任何语言之间都存在某种抽象的然而却又普遍适用的 "等效"。实践证明,这样的翻译观至少是过分的简单化,与翻译的实际情形完全不相符合。这是机器翻译之所以行之不远的主要原因。今天我们都意识到,任何语言之间都不存在机械的、单一的、固定不变的或普遍适用的对应或"等效"。所谓的等效只能"是具 体的翻译者,针对具体的文本,来实现某种程度的具体等效,而且这种具体程度等效的确定所基于的考虑,与20年前使用的概念毫不相干"。

但是,我们在否定以前机器翻译的天真与过于简单假定的同时,决不能否定机器翻译所能起的作用。换句话说,我们应同时看到机器翻译的长处与局限,以便更好地驾驭机器翻译。

首先,我们一定要看到由于信息技术及其引起的信息革命,语言服务行业在过去的10年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式的"语言技术",电脑的应用使得文本制作过程效率大大提高。2世纪80年代靠词典和打字机打天下的翻译办公室,现在使用多种语言文字处理器(这种文字处理器还自动对拼写、语法和风格进行核查) ,网上外语术语词库、CD-ROM词典等手段。电讯技术的运用也对翻译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真机使得翻译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已 经不受地域的限制,并能向世界各国提供服务。翻译公司本来就 一直聘用自由翻译工作者随时进行翻译工作, 现在觉得用电讯手段来达到此目的更为理想。因为,现在翻译工 作者家中的电脑大都是联网的,接受翻译任务与发送翻译稿件都很方便,这就提高了翻译的效率,使得翻译公司的人力资源不局限于国内。例如,英国的一家笔译与口译机构(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UK)就有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员居住在国外,这一事实就反映了电讯技术在翻译中得到了大量使用。

尽管在处理自然语言的复杂性与微妙性方面,计算机仍然面临重重的困难,但是还是可以肯定地说,计算机在翻译过程的某些方面是胜过人的。除了人们常说的"它们并不需要喝杯咖啡休息 一下"这个人不具备的优点之外,机器还适合储存大量的信息,而 且短时间内便能很容易地被检索出来,然后在计算机之间传递,这 样的信息比人工做也许更容易、更有系统性。在处理长篇的文件时,计算机在使用术语时能绝对做到前后一致,而人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换句话说,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是基于两种不同的技巧。日本京都大学的一位教授使用了一个类比来描述机器翻译的局限与潜力。他指出,人工翻译与机器翻译之间存在的一个本质区别 就如同鸟与飞机飞行的本质区别一样。但是鸟与飞机都是能飞行的。Gofrey Sauelsson- Brw在其新版的《翻译实用指南》一书中提到了机器(电脑)翻译的六大优点,其中特别强调了速度的优势。他说"一台电脑一天任何时候都能进行译稿工作。一项10000个词的翻译任务人工翻译需要一周,但是机器翻译却可连夜赶出来,第二天上午就可让人校对。"翻译速度加快,翻译成本就可以降下来,利润当然也就可以增加了。

世界上机器翻译最成功的一个例子,也是经常被引用的一个叫TAUMMETO的翻译系统。这个系统1998年在加拿大建立,是由蒙特利尔大学开发的。该系统被加拿大气象部门用于例行的气象预报翻译(从英语译成法语)。这个系统共有约个词汇,其中半数是地名。气象预报的句子一般都比较短,使用的词和词组都标准化。在如气象预报这样一个具体领域里,有可能事先设定所有要用到的语法结构,因而也可将句子产生歧义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由这个系统翻译好的文本可直接发往报社、广播台站和其他的新闻发布机构。TAUM METO翻译系统的自动翻译成功率达95%,这个例子证明,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之内,机器翻译可获高度的利用结果。因此,就有人提出这样一种看法"总体 上来说,机器翻译(只是?对数量较大的文本适用,这种文本基本只限定在几种文本格式之内,内容大致稳定,而且得定期提供给别人。"

尽管有技术方面的长足进步,但是我们应当明白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在翻译中技术或电脑并不能从根本上替代人脑。问题的本质是,技术不过是翻译专家使用的工具或者手段,电脑也不过是人脑功能的某种延伸而已。只要作为翻译者的人仍然在语言翻译 过程中起基本的作用,那么他们的功能仍将举足轻重。翻译基本上依然是一个靠人的智能来操作和完成的过程,因为当今的信息 技术不能创造出能与人相匹配的许多特性,这是一个现实。

虽然电脑的功能在不断扩大,翻译软件在不断得到开发与运用,但是翻译领域目前最大的矛盾,依然是有地道外语能力的人才长期短 缺,口笔译专业人员在世界许多地方供不应求。例如,日本翻译协 会(Te Japa Tralation Federation)估计,在日本,职业翻译的人数 不到50∞人,而其中称得上一流的翻译只有大约30人左右。该协会的主任摄本诚对于翻译人才的缺乏非常感叹。他说缺少的是 这样的翻译,"他们翻译出的文句能让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产生购 买欲"。令人遗憾的是,他所说的情况基本上也是全世界情况的写照。

电脑实际应用于自然语言的翻译,要求我们理解电脑的优势 所在,并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这就意味着对翻译要作类别上的划分,让机器翻译做其合适的事。要翻译的东西虽然包括各种性 质的文本,但总体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意义表面化与表述机械性 的文本;另一种是意义深含,需要靠人的直觉来理解的文本。例如一本技术手册就是"直接表意" ( denottve)性质的,也就是说,它所 包含的基本上是普遍的概念,这些概念并不会因为文化不同而不 同,也不需要作以文化为基础的分析,即使是逐字逐句地翻译也能 达意。另一方面,例如小说就基本上是"表意含蓄的" ( conottive) 文本,而且翻译必须大致传达出这种含蓄。总之,在可直接表述表面意思或以机械性方式这样做的场合,机器翻译可以有所作为,但是用它来处理以具体的上下文或文化因素为基础,从而需要更深入分析的文本时,译文的精确性与可读性都要降低。表意含蓄的文本翻译现在基本上都被一致认为是当今机器翻译系统无能为力 的事。但是直接表意的文本可以由机器翻译处理,而且译文的水准一般都可令人接受,特别是所译文本固定于某一领域时,情况更是如此。Elsa Gres在一篇题为"Te A此of Trslatng"的文章里 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电脑已经能够处理任何语言之间毫不含糊的信息的机械转换,只要在这类信息             

中,含蓄微妙不是基本要素。但是文 学的翻译却要由人,而且最好由有艺术天赋

的人来做,因为文 学总是充满含蓄微妙"。

这段话可以理解为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之间分工的理由。但是笔者以为她所指的文学(语言)还应当作一些延伸,即应包括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各种文本。

在讨论机器翻译时,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翻译 工作者与机器翻译之间的关系。这在当前似乎有着特别迫切的需 要。一般来说,翻译工作者,特别是受过正规教育与训练的翻译工 作者都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对译文语言的质量很在乎,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一种自豪感,因此他们当中有许多人似乎不愿意将自己降格为机器翻译的操作者,不喜欢屈从于机器,也不愿意去修改机器系统翻译出来的"低质量"的译文。然而,翻译工作者毕竟不生 活在虚幻的世界中,他们也得为稻粱谋,他们中的许多人也许最终不得不面对机器翻译在许多商业环境中的既成事实。例如,欧洲最大的软件开发商SAP在其下属的机器翻译公司中就有8名专职 雇员,每个月产生50万字的翻译量。据他们报告,翻译的质量很高,速度很快,利润也颇丰。其他一些公司,特别是那些涉及进行软件本地化的公司,最近也在积极考虑引进机器翻译。翻译这个职业由于其自身传统的观念与参照体系,目前并不能满足翻译技术目标的要求。

使用机器翻译的单位对译文有自己的要求,而这一要求可能与传统的翻译对质量的要求不尽一致。使用机器翻译者几乎没有人试图要刻意去改善机器翻译产生的文本质量。特别是一些公司 的文件具有时效性,一些技术文本需要不断地更新,情形就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翻译的达意准确性与前后一致性(这些都是机器翻译的特点)就成为第一位的考虑,而文体风格、可读性以及自然流畅等要求则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后者都与人工翻译的传统价值观与参照体系相联系。

由于机器翻译的要求和目的与传统翻译的价值观和参照体系不完全一致,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就会引起矛盾,甚至导致相互排斥。例如机器翻译的一些长期用户说,他们的机器翻译部门将不 再雇佣翻译工作者。机器翻译最有经验的用户之一,美国国家大 气情报中心最近庆祝其机器翻译使用操作30年,它不雇佣翻译工作者,而是雇佣计算机科学工作者,后处理编辑(pst-editor )和语言专家。据这个中心的人士说,大多数的翻译工作者实际上更多的时间花在证明机器翻译"不奏效"上,而不是想方设法与机器翻译系统"进行合作",以便产生出可接受的译文文本。这个中心因此宁愿雇佣语言上称职程度差一些的人员来做前响后处理编辑工作,这些人是学科的专门家,又懂源语。这样就可以确保机器翻译装置的运行顺利而又节省成本。

出现机器翻译与翻译工作者之间这样的对立或互不信任的紧张关系是一件很不幸的事。但从长远来看也一定是一个暂时现象。全世界对于机器翻译的需求有增无减,机器翻译的前景肯定 是看好的。机器翻译的巨大潜力(包括商业潜力和由此引出来的学术研究价值潜力)都不允许将翻译工作者排除在外。相当一部分,或者说越来越多的翻译工作者,将被吸引到机器翻译的操作与研究中去。尚未获得可靠的数据来推算出世界翻译市场的规模有多大。但是据估计,每年仅技术与商业文本的翻译数量就达2亿 5千万页左右。虽然机器翻译目前只翻译了这其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每年约120万页) ,但是机器翻译具有的潜力是明摆着的事。

机器翻译的蓬勃兴起及其广阔前景也暗示,如果翻译行业和翻译工作者,想参与到一些最有兴昧、最有利可图的翻译活动中去。那么他们就得消除其传统的职业价值体系与新技术的抵触。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换句话说,要适应机器翻译的现实功能,需要翻译工作者的职业思维来一番大的改观。翻译工作者要接触、接近、参与和研究机器翻译,并在机器翻译的理论上有所作为。同时(这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一点)翻译技术(translation technology)的教学应当融入到所有级别的翻译研究课程之中去。在翻译专业教育或培训结束时,翻译专业的学生(语言理论与实践的学生也应包括在内)必须知晓现有的各种翻译工具与手段,包括机器翻译,并对这些工具中有代表性的部分有所接触。另一方面,机器翻译中出现的问题,从翻译者的角度来看,并不是"机器翻译不起作用",而是现有的商用机器翻译系统确实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来加以改进。这也不是如同某些"专家"所说的.是一个翻译工作者对待机器翻译态度不正确的简单问题。翻译与机器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尚待建立多种渠道来弥合语言工程师与翻译工作者之间的鸿沟。但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必须 确保翻译活动的所有方面,仍然置于翻译专业人士的控制之下,而不是由那些对自然语言人性成分(human element)毫无感知的人来接掌,虽然这些人作为工程师是高度称职的。从根本上说,翻译,即便是机器翻译,离开了翻译工作者的努力是不可能的事,也是不可想像的事。但是,翻译工作者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来拓展自己的 翻译概念,并确保自己的技巧得到这样的承认:它们对于所有的翻 译活动都是基本的。

机器翻译问世之初为一种高度浪漫情调所左右,一度试图完全替代人工翻译;后来进入一个低潮,好像与人工翻译"划疆而治",彼此来往很不密切。现在机器翻译似乎与人工翻译处于一种 ‘磨合期"。看来相互之间正在重新调正与对方的关系,推动翻译实践与翻译研究向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很引人注目 的成功(这个成功未来的前景还是个未知数) ,它体现在机器辅助翻译上(machine-aided translation) 。

在这样一种翻译操作中,语言 的款目(如术语资料)存放在资料库中,翻译者可随时调用。翻译者还完全负责对译文的句法和文本的连贯性进行加工。目前,这个翻译领域发展势头猛烈,翻译研究学科对此给予的考虑必将超过以前。但是这与加世纪50年代对机器翻译的陶醉是大不相同的,当时的语言学家们真的认为,机器将开始在整个翻译领域得意地驰骋。而今天人们不再对如下一点抱怀疑:技术产品不管达到何种发达的程度,都不能与人脑的创造力相匹敌

 

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有版权冲突的地方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